-
14
2025-03
- 低空经济:(三)无人机生产制造企业运营指南——从证件到责任! 文章来源:析领公众号 文章作者:宋姣姣律师 段福雨律师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飞速发展,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从航拍到物流运输,从农业植保到应急救援,无人机的身影无处不在。对于想要进入这一领域的制造企业来说,如何规范、高效地开展运营至关重要。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份详细的无人机制造企业运营指南。 一、企业规范条件:高质量发展的 “密码 创新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无人机制造企业得有自主研发和创新的本事,比如获得省级及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或者拥有省级及以上部门认定的研发机构。同时,还得牢牢握住自家无人机的知识产权,专利和专有技术就是企业的 “秘密武器”,能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生产场地、存储场地、加工设备、总装设备、测试设备,一样都不能少;如果能有相匹配的试飞场地,那就更完美了。而且,计划、生产等管理部门健全,相关制度完备,这样生产过程才能有条不紊。 产品得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敏感地区飞行限制功能和感知避让功能,还要有唯一产品编码,方便身份识别。另外,产品外包装和说明书上,需清楚地提示依法依规飞行,警示飞行风险,无线电频率及设备使用,也需严格遵守国家无线电管理规定。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需设置检验部门,安排专职检测人员,配备齐全的检测手段和设备。建立产品基础信息数据库和产品管理服务平台也很重要,这样才能对产品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把控。 二、必备证件:运营的 “入场券”(一)创新能力
(二)生产制造能力
(三)产品要求
(四)质量控制
1.营业执照
营业执照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基础,对于无人机生产制造企业来说,增项范围大有讲究,像通用航空服务、各类无人机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智能无人飞行器的制造与销售等,都须涵盖其中。这就好比给企业划定了 “势力范围”,有了这些经营范围,企业才能名正言顺地大展拳脚。
2.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
自 2024 年 1 月 1 日《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实施,运营合格证就成了企业从事相关飞行活动的 “硬通货”。除微型无人机外,使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从事飞行活动的单位,都需向民航局申请这一证件。要是没证就 “开飞”,可能会面临罚款风险,情节严重的,还会被责令停业整顿甚至吊销证件。此外,取得运营合格证后,从事经营性通用航空飞行活动和常规农用无人机作业飞行活动,就无需再办理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和运行合格证,这也算是给企业减轻了些负担。

三、无人驾驶航空器生产要求:严守行业准则 除了自备动力系统的飞行玩具,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生产者都需给产品设置唯一产品识别码。这就像是给无人机上了个 “身份证”,方便管理和追溯。例如,御 Mavic Mini 的机身序列号可以从新机桨叶的束桨贴纸、电池仓后盖内侧贴纸、包装彩盒侧面的条形码贴纸处查看;禅思 Zenmuse Z15 系列机载云台的序列号位于云台内侧。 同时,电信设备、无线电发射设备、无线电频率的使用,都要符合国家规定。 (二)适航许可 适航许可是指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对中型、大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的设计、生产、进口、飞行和维修活动进行审查和许可,以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的制度。根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第八条和《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第 92.301 条适航管理规定,无人机需通过一系列严格的适航认证流程。 1.不同类型的规定:微型、轻型、小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在设计、生产等环节无需取得适航许可,但要符合产品质量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而从事中型、大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相关活动,就得依法向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申请适航许可。 2.适航认证流程:这是个复杂又严谨的过程,包括设计批准、生产批准和适航审定。从提交详细设计资料,到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再到进行严格的飞行测试、系统验证和地面检查,每一步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3.适航三证:在无人机制造企业运营中,适航三证是确保无人机安全飞行、合法运营的关键环节。这三证分别是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和单机适航证(AC)。 型号合格证(TC)是由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根据《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CCAR-21)颁发的,用以证明民用航空产品(包括无人机)符合相应适航规章和环境保护要求的证件。它是适航审定中最先开展且最困难、耗时的一类。型号合格证是无人机设计符合适航标准的官方认可,是无人机能够进入生产阶段的前提条件。它确保了无人机在设计上具备足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能够在各种飞行条件下稳定运行,同时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生产许可证(PC)是对飞机制造成符合性的批准,证明无人机制造企业具备按照批准的设计和质量标准进行批量生产的能力,它确保了无人机在生产过程中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它是企业合法进行无人机生产的重要依据。 单机适航证(AC)单机适航证是适航审定的最后一步,是对每架无人机个体适航性的最终确认。它证明该架无人机在制造、装配、测试等环节均符合适航标准,具备安全飞行的条件,只有获得此证的无人机才能合法地投入运营和飞行。它确保了每架无人机在实际飞行中具备可靠的安全性和性能,是无人机合法运营的重要保障。 4.适航证件分类 四、法律责任:不可触碰的“红线” 法律责任就像是悬在企业头顶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提醒着企业要依法依规运营。未取得适航许可就从事中型、大型无人机相关活动,生产者未设置唯一产品识别码,对已获适航许可的航空器进行重大设计更改却未重新申请许可等行为,都会面临严厉的处罚,从罚款到责令停业整顿,严重的甚至会被吊销证件。所以,企业一定要把法律规定牢记在心,千万别 “踩雷”。 无人机生产制造行业前景广阔,但也布满了规则和挑战。企业只有把证件办齐、把规范落实、把生产要求执行到位,严守法律底线,才能在这个行业里稳健发展,飞向更广阔的天空。希望今天的文章能让大家对无人机生产制造企业的运营有更清晰的认识。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一)唯一产品识别码